在本系列第一部分中,我們探討了進行熊市交易所需的心態轉變與市場結構變化。重點不在於盲目追逐動能或恐慌反應,而是理解市場阻力方向已經改變,並學會適應新的環境。
而在第二部分,我們將進一步具體化,拆解兩種在熊市中表現穩定、可重複應用的技術型態。這些策略不僅可應用於指數,也適用於個股與外匯市場。
型態一:日線圖上的匯聚阻力反轉形態
這是我們經常在熊市初期反彈告終,或在跌勢後期短暫反彈再次翻空時,看到的經典日線級別型態。
其結構簡單:反彈行情觸及一系列關鍵阻力位。這些阻力可能包括:
• 來自前波低點或突破區的水平壓力位。
• 自近期高點或下跌起點所錨定的 VWAP。
• 呈現下滑趨勢的 21 日或 50 日移動平均線。
當價格觸及這些匯聚阻力區時,便需密切關注動能的轉變。
觀察重點
目標不是猜頂,而是等待明確的空頭反轉訊號,如:
• 空方吞噬蠟燭
• 黃昏之星形態
• 長上影線(特別是觸碰 VWAP 或下滑均線後遭拒)
一旦形態出現,下一步便是等待確認 —— 隔日收盤跌破反轉蠟燭低點,即可視為進場觸發。止損則可設於近期高點或阻力區之上。
近期案例:
美元指數(DXY)日線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標普500(US500)日線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為何此策略有效?
熊市的本質就是反彈失敗。這些反彈往往停滯於被大量交易者關注的阻力區。一旦買方無力突破,賣方便會接手主導,而因為眾多交易者都觀察相同區域,行情常有強烈延續性。
這並不是追第一波跌勢,而是捕捉「第二波」——即反彈失敗後的空頭延續段。
型態二:小時線圖中的盤整破位
第二種策略適用於低時間週期,常見於小時圖。核心是簡單的盤整後下跌結構,搭配 9 與 21 期 EMA 作為參考依據。
該型態通常出現在行情已明確轉空後,市場短暫整理或輕微反彈,然後恢復跌勢。
型態結構說明
價格先下跌一段,然後進入窄幅盤整區(橫向箱體或下降三角)。此時價格多數時間位於 9 與 21 EMA 之下,且兩條均線開始走平或下彎。
期間成交量縮減,顯示市場正等待方向性突破。
關注的入場信號為價格有效跌破盤整區底部,並收出強勢空方蠟燭。若之後出現回測,也可視為風險較低的再次入場機會。
近期案例:
布蘭特原油(UKOIL)小時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ARM 小時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入場與控管方式
觸發條件為價格首次明確跌破盤整區下緣,並伴隨有效收盤。止損可設於區間上緣或 21 EMA 上方,依時間框架與風控需求調整。
目標價可根據前波低點或盤整區高度進行等幅投射。
此為「動能延續型」策略,無需行情反轉,只需趨勢延續即可運作。
為何此策略有效?
在熊市中,短期盤整型態往往成為「中繼站」。市場在此暫歇、消化跌勢後,重新加速下行。當大環境偏空,這類破位常乾脆俐落。
關鍵在於耐心:不要急於在盤整區內部操作,應等待結構成形,並以 EMA 判斷趨勢方向,在確認破位時果斷出手。
跨週期搭配,強化勝率
最有效的熊市交易方式之一,是跨時間週期搭配使用上述兩種型態。
你可能先在日線圖(型態一)看到價格觸及阻力並出現反轉訊號,接著切換至小時圖(型態二),等待符合主趨勢的盤整破位。這便是結構與時機的結合,能顯著提升交易勝率。
回到大局觀
這兩種策略都立基於同一核心觀念:在熊市中,唯有放下「預測底部」的執念,才能看見市場的真實方向。
在下行趨勢中,反彈是重設空頭倉位的機會,而非改變立場的理由。結構與確認變得更加關鍵,而提前規劃進出場策略,則是保持客觀的必要條件。
免責聲明:本資料僅供信息和學習用途。提供的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也未考慮任何投資者的個人財務狀況或目標。任何涉及過去表現的信息均不可靠地指示未來結果或表現。社交媒體渠道對於英國居民不適用。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是複雜的金融工具,因杠桿效應而伴隨著快速虧損的高風險。82.67%的零售投資者在與本提供者交易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時虧損。 您應考慮您是否了解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的運作方式,並且是否能夠承擔高風險以避免資金損失。
而在第二部分,我們將進一步具體化,拆解兩種在熊市中表現穩定、可重複應用的技術型態。這些策略不僅可應用於指數,也適用於個股與外匯市場。
型態一:日線圖上的匯聚阻力反轉形態
這是我們經常在熊市初期反彈告終,或在跌勢後期短暫反彈再次翻空時,看到的經典日線級別型態。
其結構簡單:反彈行情觸及一系列關鍵阻力位。這些阻力可能包括:
• 來自前波低點或突破區的水平壓力位。
• 自近期高點或下跌起點所錨定的 VWAP。
• 呈現下滑趨勢的 21 日或 50 日移動平均線。
當價格觸及這些匯聚阻力區時,便需密切關注動能的轉變。
觀察重點
目標不是猜頂,而是等待明確的空頭反轉訊號,如:
• 空方吞噬蠟燭
• 黃昏之星形態
• 長上影線(特別是觸碰 VWAP 或下滑均線後遭拒)
一旦形態出現,下一步便是等待確認 —— 隔日收盤跌破反轉蠟燭低點,即可視為進場觸發。止損則可設於近期高點或阻力區之上。
近期案例:
美元指數(DXY)日線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標普500(US500)日線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為何此策略有效?
熊市的本質就是反彈失敗。這些反彈往往停滯於被大量交易者關注的阻力區。一旦買方無力突破,賣方便會接手主導,而因為眾多交易者都觀察相同區域,行情常有強烈延續性。
這並不是追第一波跌勢,而是捕捉「第二波」——即反彈失敗後的空頭延續段。
型態二:小時線圖中的盤整破位
第二種策略適用於低時間週期,常見於小時圖。核心是簡單的盤整後下跌結構,搭配 9 與 21 期 EMA 作為參考依據。
該型態通常出現在行情已明確轉空後,市場短暫整理或輕微反彈,然後恢復跌勢。
型態結構說明
價格先下跌一段,然後進入窄幅盤整區(橫向箱體或下降三角)。此時價格多數時間位於 9 與 21 EMA 之下,且兩條均線開始走平或下彎。
期間成交量縮減,顯示市場正等待方向性突破。
關注的入場信號為價格有效跌破盤整區底部,並收出強勢空方蠟燭。若之後出現回測,也可視為風險較低的再次入場機會。
近期案例:
布蘭特原油(UKOIL)小時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ARM 小時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入場與控管方式
觸發條件為價格首次明確跌破盤整區下緣,並伴隨有效收盤。止損可設於區間上緣或 21 EMA 上方,依時間框架與風控需求調整。
目標價可根據前波低點或盤整區高度進行等幅投射。
此為「動能延續型」策略,無需行情反轉,只需趨勢延續即可運作。
為何此策略有效?
在熊市中,短期盤整型態往往成為「中繼站」。市場在此暫歇、消化跌勢後,重新加速下行。當大環境偏空,這類破位常乾脆俐落。
關鍵在於耐心:不要急於在盤整區內部操作,應等待結構成形,並以 EMA 判斷趨勢方向,在確認破位時果斷出手。
跨週期搭配,強化勝率
最有效的熊市交易方式之一,是跨時間週期搭配使用上述兩種型態。
你可能先在日線圖(型態一)看到價格觸及阻力並出現反轉訊號,接著切換至小時圖(型態二),等待符合主趨勢的盤整破位。這便是結構與時機的結合,能顯著提升交易勝率。
回到大局觀
這兩種策略都立基於同一核心觀念:在熊市中,唯有放下「預測底部」的執念,才能看見市場的真實方向。
在下行趨勢中,反彈是重設空頭倉位的機會,而非改變立場的理由。結構與確認變得更加關鍵,而提前規劃進出場策略,則是保持客觀的必要條件。
免責聲明:本資料僅供信息和學習用途。提供的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也未考慮任何投資者的個人財務狀況或目標。任何涉及過去表現的信息均不可靠地指示未來結果或表現。社交媒體渠道對於英國居民不適用。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是複雜的金融工具,因杠桿效應而伴隨著快速虧損的高風險。82.67%的零售投資者在與本提供者交易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時虧損。 您應考慮您是否了解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的運作方式,並且是否能夠承擔高風險以避免資金損失。
Feragatname
Bilgiler ve yayınlar, TradingView tarafından sağlanan veya onaylanan finansal, yatırım, işlem veya diğer türden tavsiye veya tavsiyeler anlamına gelmez ve teşkil etmez. Kullanım Şartları'nda daha fazlasını okuyun.
Feragatname
Bilgiler ve yayınlar, TradingView tarafından sağlanan veya onaylanan finansal, yatırım, işlem veya diğer türden tavsiye veya tavsiyeler anlamına gelmez ve teşkil etmez. Kullanım Şartları'nda daha fazlasını okuyun.